为了确保生态修复能够得到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的支持,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聘请有资质的山东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淄博大地园林集团公司等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对废弃矿山逐一编写矿山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施工方案,并请专家组评审。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了三项保障机制。
1、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在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的同时,地方政府把矿山生态恢复工程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建设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建立“谁受益,谁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企业、个人投资修复治理矿山环境。
2、严格矿山生态修复审查验收。
每年由国土资源部门制定修复计划,当年修复任务完成后,经国土资源部门验收合格,方可办理下一年度矿业权延续手续。
3、建立管护保障机制。
督促工程中标承建者建立林木管护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林措施,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已栽树苗的成活率、保存率和完好率达到要求。
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淄川区采取复垦、复绿、景观修复、景观再造等多种方式分类开展整治。截至目前,在沈家河废弃矿区已累计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整理大小矿坑10余个,完成生态恢复面积350余亩、造林绿化150余亩。废弃的矿山营造出了园林式的植被景观,为当地百姓提供一个娱乐休憩的绿色场所,深受他们好评。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多国家纷纷注重矿山的修复工程,加大矿区的生态建设。国内外矿山改造的成功案例很多,综合其不同功能与特性,归纳主要有以下7种类型:生态恢复类、博物资源利用类、旅游开发类、复垦造田类、引水造湖类、垃圾处理厂类、仓储类。其中,生态恢复类、旅游开发类占据矿山 的一半以上,具有较高的修复价值。随着我国矿山复垦工作的逐步推进,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初步形成一定规模。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指导方针下,矿山生态修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域规划联动发展,势在必行。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坚持生态优先综合治理、坚持水土流失防治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经济可行的原则,以在亡羊补牢的同时实现未雨绸缪。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研究发展迅速,矿区土地的生态复垦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为避免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应依据矿山不同开采时期的技术特点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和调整相应的复垦和生态修复方案,做到采矿与生态修复的一体化、同步化,最终实现矿山生态功能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