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探索市场化方式促进矿山生态修复
为了解决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据自然资源部遥感调查监测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约5400多万亩。其中,正在开采的矿山占用损毁土地约2000多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占用损毁约3400多万亩。
自然资源部(24日)对外公布《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我国将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使数以千万亩的损毁土地化废为宝。
自然资源部表示,将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激励、吸引社会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与此同时,由于各级财政投入不足,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缺乏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政策,资金问题已成为矿山生态修复的制约瓶颈。此外,一些大型矿山企业面临存量建设用地无法盘活、新增建设用地获取难等问题。
《意见》提出,“按照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等产权安排,激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
《意见》明确,对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国有建设用地,可通过赋予矿山生态修复投资主体后续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激励社会资本投入。一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修复后拟改为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可采取两种实施模式。二是修复后拟作为农用地的,可由市、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部门以协议形式确定修复主体,签订国有农用地承包经营合同,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或渔业生产。
此外,《意见》还明确,依据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有关规定,对历史遗留矿山废弃土地中的集体建设用地,集体经济组织可自行投入修复也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修复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出让、出租用于发展相关产业。
“推荐阅读”
- 自然资源部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召开
- 张卫董事长受邀出席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并作《近年来防沙治沙新技术与沙产业的发展》主旨报告
- “中国妇女在防治荒漠化中的贡献”——张卫董事长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主旨报告
- 西施生态中试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工程项目开工仪式圆满落幕
- 西施生态、湖南园林分别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和“科技工作贡献奖”称号
- 热烈祝贺张卫董事长被认定为湖南省“2022年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 西施生态全资子公司湖南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获评“湖南省园林绿化AAA级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 西施生态全资子公司荣获“2021 年度湖南环境治理行业优秀单位”称号
- 各地矿山生态修复动态
- 矿山生态修复包括哪些方面